寫棗子的句子 關(guān)于描寫“紅棗”的句子有那些
【第1句】:家鄉(xiāng)的棗兒,皮很薄,熟透了簡直就像一兜蜜,叫人越吃心越甜。
【第2句】:棗園里展現(xiàn)出一片火紅,紅得耀眼,紅得嬌艷,好似巧手姑娘剪下的滿天彩霞。
【第3句】:那些綠色的棗子漸漸變紅了,一串串的像無數(shù)的小燈籠,火紅火紅的。
【第4句】:要是到了夏末的時候,那樹上一串串的,沉甸甸的,全紅的、半紅半不紅的、深紅的、淡紅的、裂開縫的、不裂開縫的,隨便摘一個放進嘴里,都是蜜甜蜜甜的。
【第5句】:我們家鄉(xiāng)人棗子見得多,吃得多,所以選吃棗子的經(jīng)驗也豐富。不論大人還是小孩,都知道最好吃的是那深紅而又不裂開縫的棗子。
【第6句】:收棗別有一番趣味。由于棗子小而多,不能一個個去摘,要選好一根細長的竹篙上樹去敲打棗子。
【第7句】:站在樹底下?lián)鞐椬拥娜?,要是碰上一篙打下來的棗子,就像冰雹一樣打在你的頭上,真叫人哭笑不得。
【第8句】:秋初,正是收棗子的時候,外地來我家鄉(xiāng)買棗子的人,絡(luò)繹不絕。他們看到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,裂口相迎的棗子都會嘴饞地問:“先嘗幾個可以嗎?"
【第9句】:中秋節(jié)一到,棗兒長得真快,它們由小到大,由綠變黃,由黃變白。漸漸的,它的朝陽一面變成淡紅色,我們管它叫 “披紅袍”。
【第10句】:秋分一到,它才露出本來面目,由淡紅色變成紫色―真正的棗紅。
【第11句】:棗這東西隨著色變,味也在變,它綠時味澀,白時味酸,及至熟了也就是紅了時才色香味俱全,具備了受人喜愛的特點:甜中帶酸,清香可口,還有點健胃的妙用呢。
【第12句】:民間自古就有"一日吃三棗,七十不顯老"的說法。
【第13句】:棗木流傳容有偽,箋家穿鑿苦求真。
【第14句】:棗熟房櫳瞑,花妍院落明。
【第15句】:拋卷撥爐火,烤饃煮棗時,一燈寒夜里,此景暖人思。
描寫棗的句子
唐代杜甫《百憂集》:庭前八月梨棗熟,一日能上樹千回。
唐代白居易《杏園中棗樹》:寄言游春客,乞君一回視,君愛繞拮柔,從君憐柳杞;君術(shù)悅月艷,不敢爭桃李;君若作大車,輪軸材須一些。
宋代王安石又說:在實為美果,論材又良木。
宋代詩人劉克莊有“棗木流傳容有偽,箋家穿鑿苦求真”。
今人施蟄存有“書林喜發(fā)新財路,梨棗爭開小品書”。
明人,揭軌《棗亭春晚》:“昨日花始開,今日花已滿,倚樹聽嚶嚶,折花歌纂纂,美人浩無期,青春忽已晚;寫盡錦箋長,燒殘紅燭短;日夕望江南,彩云天際處”。
清代詩人蔣詩的:“水田聲里疑無路,棗樹花香又一村”;又有兒歌唱道:“金花銀葉片,端陽十里香”。棗鄉(xiāng)氏謠:扛上長桿打紅棗,對對姐妹對對笑。摘一顆鮮棗放入嘴中,真是,嚼去馨生齒,摘來露滿林。宋代趙 的“棗熟房櫳瞑,花妍院落明”。還有黃庭堅的“日顆暴千紅玉軟,風(fēng)枝牽動綠羅鮮”。而唐代大詩人劉長郷的詩中:“行過大山過小山,房上地下紅一片”。現(xiàn)代詩人申愛萍的《秋,在紅色夢里》:“……我們離得很近/因何迷茫,陌生,凝神/是一串串珍珠放光/是一叢叢瑪瑙,溢彩/仿佛漫步葡萄園/千架枝藤/莫不是葡萄嫁接的新品種/一顆棗樹,一蓬紅傘/鉆在樹下一碰/飄一掛紅瀑布/卷一場紅色風(fēng)/象似落英/砸得額頭絲疼”。民間自古就有“一日吃三棗,七十不顯老”的說法,西晉文學(xué)家傅 在《棗賦》中贊:“脆若嚼雪,甘如含蜜……全生卷氣,服之如神”。東晉詩人陶淵明也有:“黃花復(fù) 實,食之壽命長”的詩句。宋代郭祥正也說:“甜出諸餳上,香居百果前”。半個世紀前詩人李木庵在延安留下的詩句:“長生果祝星云壽紅棗湯過鱸腍鮮”。他在《延安思》中寫道:“拋卷撥爐火,烤饃煮棗時,一燈寒夜里,此景暖人思”。
關(guān)于紅棗的詩句
【第1句】:浣溪沙·簌簌衣巾落棗花
宋代:蘇軾
徐門石潭謝雨,道上作五首。潭在城東二十里,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(yīng)。
簌簌衣巾落棗花,村南村北響繰車,牛衣古柳賣黃瓜。(繰 通:繅)
酒困路長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敲門試問野人家。
譯文
棗花紛紛落在衣襟上。村南村北響起車繅絲的聲音,古老的柳樹底下有一個穿牛衣的農(nóng)民在叫賣黃瓜。
路途遙遠,酒意上心頭,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。艷陽高照,無奈口渴難忍,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。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,問:可否給碗茶?
【第2句】:又呈吳郎
唐代:杜甫
堂前撲棗任西鄰,無食無兒一婦人。
不為困窮寧有此?只緣恐懼轉(zhuǎn)須親。
即防遠客雖多事,便插疏籬卻甚真。
已訴征求貧到骨,正思戎馬淚盈巾。
譯文
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,因為她是一個五食無兒的老婦人。
若不是由于窮困怎會做這樣的事?正因她心存恐懼反更該與她相親。
見你來就防著你雖然是多此一舉,但你一來就插上籬笆卻甚像是真。
她說官府征租逼稅已經(jīng)一貧如洗,想起時局兵荒馬亂不禁涕淚滿巾。
【第3句】:百憂集行
唐代:杜甫
憶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黃犢走復(fù)來。
庭前八月梨棗熟,一日上樹能千回。
即今倏忽已五十,坐臥只多少行立。
強將笑語供主人,悲見生涯百憂集。
入門依舊四壁空,老妻睹我顏色同。
癡兒不知父子禮,叫怒索飯?zhí)溟T東。
譯文
年少之時,無憂無慮,體魄健全,精力充沛,真是朝氣蓬勃。
當梨棗成熟之時,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,一日至少千回。
可又想現(xiàn)在由于年老力衰,行動不便,因此坐臥多而行立少。
一生不甘俯首低眉,老來卻勉作笑語,迎奉主人。不禁悲從中來,憂傷滿懷。
一進家門,依舊四壁空空,家無余糧,一貧如洗。老夫老妻,相對無言,滿面愁倦之色。
只有癡兒幼稚無知,饑腸轆轆,對著東邊的廚門,啼叫發(fā)怒要飯吃。
【第4句】:杏園中棗樹
唐代:白居易
人言百果中,唯棗凡且鄙。
皮皴似龜手,葉小如鼠耳。
胡為不自知,生花此園里。
豈宜遇攀玩,幸免遭傷毀。
二月曲江頭,雜英紅旖旎。
棗亦在其間,如嫫對西子。
東風(fēng)不擇木,吹喣長未已。
眼看欲合抱,得盡生生理。
寄言游春客,乞君一回視。
君愛繞指柔,從君憐柳杞。
君求悅目艷,不敢爭桃李。
君若作大車,輪軸材須此。
譯文
人們都說在各種果樹中,唯有棗樹既平凡,又粗鄙。
樹皮像開裂的凍手,樹葉像細小的鼠耳。
它為什么沒有自知之明,也來開花在這杏園里。
它怎能受到攀折賞玩,幸而沒有遇到傷害摧毀。
在二月的曲江江邊,各種花紅得風(fēng)光旖旎。
棗樹也在它們中間,好像是嫫母對著西子。
春風(fēng)對樹木倒沒有偏愛,它在溫暖的吹拂下成長,從不停止。
眼見得樹干將要合抱,得盡了生生不息的天理。
且讓我傳話給春游的客人,請回過頭來細細注視。
您如喜愛繞指的柔軟,聽憑您去憐惜柳和杞。
您如追求悅目的美麗,它不敢去競爭桃和李。
可是您要造一輛大車,那車輪車軸的取材必須在此。
【第5句】:清平樂·檢校山園書所見
宋代:辛棄疾
西風(fēng)梨棗山園,兒童偷把長竿。莫遣旁人驚去,老夫靜處閑看。
譯文
西風(fēng)起了,山園里的梨、棗等果實都成熟了。一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,手握著長長的竹竿,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。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,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,也是一種樂趣呢。
形容紅棗的詩句
【第1句】: 銀地?zé)o塵金菊開,紫梨紅棗墮莓苔。
【第2句】: 白露皺紅棗,西風(fēng)擺老荷。
【第3句】: 秋來紅棗壓枝繁,堆向君家白玉盤。
【第4句】: 小棗金絲系萬方,樂陵根抵藝名揚。
【第5句】: 秋日棗林片片紅,金絲無核貢稱雄。
【第6句】: 書林喜發(fā)新財路,梨棗爭開小品書。
【第7句】: 紅棗林繁欣歲熟,紫檀皮軟御春寒。
【第8句】: 嚼去馨生香,摘來露滿林。
【第9句】: 妙味宜天人,色香絕凡俗。
【第10句】: 觸齒甘欺骨,浮輝色凝晶。
【第11句】: 風(fēng)苞墮朱繒,日顆皺紅玉。
【第12句】: 黑腰虛羨爾,紅皺豈為然。
【第13句】: 沛譙有巨棗,味甜蜜柑差。
【第14句】: 在實為美果,論材又良木。
【第15句】: 庭前八月梨棗熟,一日能上樹千回。
描寫紅棗的句子
【第1句】: 家鄉(xiāng)的棗兒,皮很薄,熟透了簡直就像一兜蜜,叫人越吃心越甜。
【第2句】: 鄰居老奶奶家有一棵面棗樹,紅得早,我也頑皮的從胡同里,扒著墻頭,偷偷地摘幾個嘗嘗。
【第3句】: 我們在等待列隊去課堂聽課前的時間,偷偷用課本從枝頭打下來一兩顆圓熟的紅棗,熟透的棗子掉在地上似乎聽到“喀嚓”碎開的聲音,同學(xué)們品嘗的甜蜜和歡笑,多少年過去了依然歷歷在目。
【第4句】: 枝條上的青棗幾經(jīng)秋風(fēng)吹過,就開始變成淡淡的金黃,霜一打就開始泛著微紅色,少數(shù)經(jīng)不住風(fēng)雨吹打的棗會落在地上。
【第5句】: 很小的時候,常常去棗樹下玩捉迷藏的游戲,看棗樹長葉開花。特別是到了春天,幾場春雨一下,棗樹和其它樹一樣開始綻芽、長葉和開花。
【第6句】: 我們家鄉(xiāng)人棗子見得多,吃得多,所以選吃棗子的經(jīng)驗也豐富。不論大人還是小孩,都知道最好吃的是那深紅而又不裂開縫的棗子。
寫紅棗的作文
家鄉(xiāng)的大紅棗
我的家鄉(xiāng)在東海岸邊,這里的家家戶戶都種棗樹,每值金秋時節(jié),珍珠瑪瑙般的棗兒,擁擁擠擠,掛滿枝頭,紅里透紫,晶瑩如珠,討人喜愛。
每到春末夏初,細雨瀟瀟,棗樹貪婪地吮吸著這雨露,舒展著嫩綠的葉子,開放著一簇族淡黃的小花。在雨中歡快地微笑。微風(fēng)過處,發(fā)出陣陣的清香,沁人肺腑,令人陶醉。古人有詩曰:淡淡棗花香,依依故鄉(xiāng)情。到了端午節(jié)前后,棗花開始調(diào)謝,一朵朵金黃色小花,隨風(fēng)飄落,金粉般地鋪滿地面,圓錐形的小棗也開始冒出來。書上說:棗花如米小,卻學(xué)牡丹開。俗語卻說:牡丹花大空入目。棗花雖小結(jié)成實。棗花多,棗花蜜就多。棗花開的時節(jié),公路邊,大路旁,小河堰,村頭上,一排排的蜂箱,長蛇陣似的;再看棗林中蜂飛蝶舞,真是熱鬧非凡。釀成的棗花蜜,甘甜,清香,滋潤可口;制成的蜂乳,王漿是珍貴的補品?!〗?jīng)過夏日的努力生長,七月嫩綠的小棗開始泛白,再染紅至到八月份成熟。“七月十五半紅棗,八月十五棗落桿”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這時候,打棗聲,拾棗地歡笑聲溢滿田野,豐收的喜悅?cè)鰸M金色的田野。家鄉(xiāng)特有的土質(zhì),生產(chǎn)的小棗皮薄,肉豐,核小,脆甜可口,營養(yǎng)豐富。培植的冬棗,大如小雞蛋,色澤鮮艷,甘甜如蜜,不僅國內(nèi)走紅,而且遠銷歐美,成為棗中的名品。現(xiàn)在由于棗的經(jīng)濟價值不斷地增長,棗樹被大面積地種植,家鄉(xiāng)戶戶都增加種植。棗樹生命力強,房前屋后,溝邊地頭,幾乎全有棗樹,加上棗糧間作,滿坡遍野,棗林綿延無際;特別是棗兒成熟季節(jié),那真是:“四野清香飄天外,千家小棗射紅云”。
家鄉(xiāng)的紅棗不僅給農(nóng)家?guī)碡S收富裕的喜悅,還給淳樸的農(nóng)人生活帶來歡樂吉祥。冬日里,把棗兒在火爐上烤黃,配以上好的茉莉花茶,圍坐小火爐旁,喝茶聊天,暢談農(nóng)事,實在是一種享受。若有客來,主人就掀開罐壇,捧出清香撲鼻的醉棗,請客人品嘗。看那醉棗紅通通,鼓溜溜,色艷肉厚,讓人心都醉了。到了新年,我們這里家家戶戶要蒸棗花糕,棗年糕,忙活地年味十足。另外,我們這里嫁女兒,一定要在陪嫁的被子里,枕頭里,茶壺中,鞋襪中等放上大紅棗以求吉祥。
棗兒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:肉,核均可入藥?!斗N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上說它,主心腹邪氣,安神養(yǎng)氣,平胃氣等。人們常說:一日仨只棗,一輩子不見老;要想皮膚好,粥里加大棗??梢娙藗儗t棗的藥用價值的肯定和喜愛。
“棗兒青,棗兒黃,大紅棗兒甜又香,送給親人嘗一嘗……”望著壓滿枝頭的棗兒,我又想起了童年那熟悉的歌謠。家鄉(xiāng)的大紅棗啊,記著我少年的夢想,童年的歡樂,我愛家鄉(xiāng)那濃濃濃飄香的棗花和那甜甜的大紅棗。